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和中语系,所设专业、学科均为新疆师范大学最早设立的传统专业及新疆发展所需的基础学科。2001、2009年,基于专业建设需要,学院经历了人文学院的组建、文学院与语言学院的分合,2018年12月,正式重组为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学院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中国语言文学”(2024年-2026年9月被限期整改),博士点下设五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下设七个二级学科,3个本科招生专业,分别为汉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维吾尔语言)和汉语言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现在教职工96人,其中专任教师78人,行政人员(含编辑部)18人,女性61人,男性35人,汉族64人,少数民族32人。78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为59%(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50%(具有博士学位39人,在读博士教师1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1人;学院现有1个国家级(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3个自治区级(西域文史研究中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推广研究中心、民族地区语文教育研究基地)、2个校级科研平台(新疆《玛纳斯》研究中心、黄文弼中心),学院五年来举办“丝绸之路与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新疆中小学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第四届玛斯研究论坛”等高质量学术研讨会30余场。此外,学院创办有与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合编《西域文史》年刊和《语言与翻译》杂志月刊。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党委下设11个党支部,其中教师党支部3个,学生党支部9个。目前共有党员231人,正式党员166人,预备党员65人。教师党员54名,学生党员177名。其中教师第二党支部先后荣获校级、自治区级、国家级“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荣誉称号。
目前学院共有学生1604人,研究生379人(其中硕士350人、博士29人),在籍本科生1220人。学院已建成《中国古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汉语》《中国当代文学》《语言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中国古代文学》《大学语文》等多门精品课程,形成了以核心课程为主体、辐射选修课程的精品课程体系。与精品课程建设相伴随,学院也及时推进教学改革。学院紧密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开展学生工作,努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学生工作思路;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础(以“心相连·语相通”为主题开展各类普通话帮扶活动、诵读比赛);以两个优秀群体为带动(文华诵读社、雅赋文学社);以三进两联一交友为抓手(“走进宿舍、深入学生”“紧盯课堂、沟通引导”“走进食堂、了解学生”);以四项品牌活动为依托(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赛、辩论赛、三笔字大赛);以提高学生兴趣爱好为培养目标(开展书法兴趣班、篆刻班)的本科人才培养工程。
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全国互联网+技能大赛、“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技能大赛、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原创诗歌竞赛、主持人大赛以及校级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屡获佳绩;在自治区教育系统,学院毕业生口碑良好,就业质量稳定向好;随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本硕学生升学率持续提高。